艾罐相合祛寒湿 针药并施养容颜
荆州市荆州区皮肤病防治院中医特色疗法掠影
作者:本站
时间:2025-06-25 08:30:00
点击数:
8
盛夏时节,暑气在荆州城上空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网。此时,荆州市荆州区皮肤病防治院内却弥漫着艾草清香,一场融合传统中医精髓的“冬病夏治”行动正在逐步开展。该院中医皮肤科主任万军以独特的三伏灸疗法为核心,结合五种拔罐手法与针灸美容技术,为市民开辟了一条“治未病、养正气”的健康新路径。
五罐一灸:古法新用的三伏调理之道
在中医理论中,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,人体毛孔舒张,经络通畅,正是温补阳气、驱散寒邪的最佳时机。荆州市荆州区皮肤病防治院推出的“五罐一灸”疗法,将传统拔罐与艾灸巧妙结合,形成了一套内外兼修的调理体系。
以玻璃罐快速吸附于皮肤后立即取下,如蜻蜓点水般反复操作。这种手法能迅速唤醒肌肤腠理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为后续治疗打开通道。
游走罐:疏通经络
在体表涂抹润滑介质后,罐体沿经络走向缓慢推行,如同“经络按摩师”。通过负压与滑动的双重作用,深层疏通淤堵的经脉,尤其适用于肩颈僵硬、腰背酸痛人群。
着罐:定点祛湿
针对穴位或痛点长时间留罐,利用持续负压将皮下寒湿“拔”出体表。拔罐后皮肤出现的紫红色瘀斑,正是寒湿外排的直观体现。
扭罐:调和气血
在留罐过程中轻轻旋动罐体,通过柔和的机械刺激调节气血运行。这种手法既避免过度刺激,又能增强治疗效果,对体虚者尤为适宜。
刺络拔罐:排毒通络
在局部穴位或痛点,先用三棱针或皮肤针进行点刺(刺络),然后立即拔罐。利用负压将少量血液吸出体外,如同“体内清道夫”,可疏通经络瘀滞,促进气血运行,具有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的功效,尤其适用于热毒壅盛、瘀血阻络的实证。
拔罐后,艾条的温热之力透过穴位深入脏腑,如同为身体注入一股暖流。艾草的纯阳之性与拔罐的祛邪之力相辅相成,达到“扶正祛邪”的双重功效。
针灸美容:由内而外的驻颜“秘术”
在传统认知中,针灸多用于疼痛治疗,而荆州市荆州区皮肤病防治院却将其延伸至美容领域。万军通过“气血调和”为核心理念,通过针灸刺激面部经络穴位,唤醒肌肤自愈力。
针对法令纹、川字纹等衰老迹象,选取四白、太阳等穴位进行浅刺,配合局部提拉手法,促进胶原蛋白再生,实现“不开刀的微整形”。
气血调理:焕发红润光泽
通过艾灸足三里、血海等穴位,从根源改善气血循环。当体内淤堵化解,面色自然由黯沉转为透亮,连化妆品都难以掩盖的“黄气”也悄然褪去。
情志美容:调心方能养颜
中医认为“心其华在面”,情绪郁结会导致面色晦暗。针灸内关、神门等穴可疏肝解郁,让由内而外散发的健康气色胜过任何粉黛。
冬病夏治:顺时养生的中医哲学
在荆州市荆州区皮肤病防治院,患者不仅能体验到专业的中医技术,更能感受到“治养结合”的健康理念。万军强调:“中医不是‘慢郎中’,关键在于用对时机、用对方法。三伏天借助天地阳气,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