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后护肤指南:告别高温清爽之余,小心这些“潮湿刺客”!
作者:本站
时间:2025-08-14 09:35:00
点击数:
63
伴随着最近连日降雨,荆州的“高温烧烤模式”终于告一段落,空气里弥漫着久违的清爽。而就在大家尽情享受这份清凉时,不少市民却悄然发现,新的烦恼却找上门来——刚被雨水打湿的鞋袜黏在脚上,回家发现脚趾缝开始发痒;或是淋了场雨后,手臂突然冒出小红点,越抓越痒……荆州市荆州区皮肤病防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照红提醒,这些可能都是潮湿环境带来的“皮肤警报”!
真菌性皮肤病:手足癣、体股癣找上门
症状:皮肤会又痒又红,还可能冒出水疱,脱屑,严重的时候还会糜烂渗液,那滋味可不好受。
应对与治疗:刚开始发现的时候,可以抹点抗真菌药膏,一定要坚持涂,直到症状消失再巩固1 - 2周,不然真菌很容易“卷土重来”。如果感染面积大,反复发作,千万可别拖着,赶紧前往医院皮肤科。
湿疹 / 接触性皮炎:雨水里的“隐形炸弹”
症状:皮肤会发红,长出小丘疹,痒得不行,接触雨水的地方还可能肿胀、渗出液体。
应对与治疗:千万别用手去抓,不然会越来越严重。可以用炉甘石洗剂涂一涂;要是炎症比较厉害,可在皮肤科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弱效激素类药膏状。如果出现明显的渗液,可通过3% 硼酸溶液湿敷;要是痒得实在受不了,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。
虫咬性皮炎:蚊虫的“报复行动”
症状:皮肤上会出现一个个红色的小丘疹、风团,痒得钻心,中间还能看到被叮咬的痕迹。
应对与治疗:别挠,不然容易感染。可涂抹清凉止痒药膏。如果出现水疱,红肿并出现发烧症状,得立即前往医院就医。
毛囊炎:细菌的“毛囊入侵战”
症状:毛囊口会红肿、疼痛,还可能长出小脓疱。
应对与治疗:轻度的毛囊炎,可以外用抗菌药膏;如果长出脓疱,千万别自己挤,得找皮肤科医生进行专业处理,避免感染扩散。
预防皮肤问题“小妙招”
出门的时候穿上长袖衣裤、雨鞋,就像给皮肤穿上了一层“防护服”。再带上雨衣或者防水伞,尽量别淋雨。要是不小心淋了雨,回家马上用温水冲个澡,然后用柔软的毛巾把身体擦干,特别是手指缝、腋窝、腹股沟这些容易藏水的地方。
2、保持皮肤干爽清洁
衣服要勤换,潮湿的衣服、鞋袜赶紧换下来,选透气、吸汗的棉质衣服穿。出汗及时擦干,别让汗液和雨水混在一起在皮肤上“捣乱”。洗完澡可以涂点清爽的保湿乳液,给皮肤加点“保护膜”。
3、注意环境和个人物品卫生
雨后把家里的积水清理干净,保持通风干燥,不然霉菌会“疯狂生长”。被褥、衣物要定期晾晒,把可能残留的真菌或者螨虫都杀死。毛巾、拖鞋、脸盆这些个人物品别和别人共用,防止交叉感染(特别是真菌性皮肤病)。
4、增强皮肤抵抗力
吃饭要均衡,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、瘦肉、鸡蛋这些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,让皮肤更有“战斗力”。保证充足的睡眠,别太累,不然皮肤会变得很敏感。
李照红医生特别提醒,在应对皮肤疾病时,要避免自行滥用激素药膏,尤其在面部、腹股沟等敏感部位(可能导致皮肤萎缩、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)。若皮肤症状持续加重并反复发作,出现大面积皮疹、化脓、发热,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,明确诊断后再对症治疗。